中国和美国的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有何不同?
中国和美国的设计方法有什么不同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端板连接节点现场采用全螺栓连接,这是装配式框架钢结构的主要连接构造形式之一,并可根据设计需要灵活地实现刚接、半刚接、铰接结构形式,仅用较少的螺栓数量即可实现“强节点”的施工要求。
按照GB 51022和AISC 358设计端板连接节点的钢结构建筑,端板计算假设基本相同,端板厚度的选择也基本接近。
目前的技术标准钢结构建筑中、美等国家已给出了完整的螺栓端板连接计算方法,其中按AISC 360计算螺栓连接时,单个高强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远高于GB 50017的计算结果,而按JGJ 82设计的端板连接需采用更厚的端板,且螺栓数量也比按AISC 358设计的多。
端板连接钢结构建筑
端板连接可用于钢构件拼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梁柱连接节点(图1、图2),根据其受力性能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的端板连接
中国钢结构建筑端板连接规范设计方法端板连接可采用普通螺栓或预紧力高强度螺栓。
受单向荷载的端板连接节点可采用普通螺栓连接,螺栓宜布置在节点的受拉区。受地震往复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的端板连接节点宜采用预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端板连接节点的设计过程中一般要假定节点连接钢结构房屋形式、螺栓布置方式,并通过计算满足结构要求和安全要求。端板连接节点的主要计算包括连接螺栓计算、端板厚度计算、节点域剪切强度计算以及端板螺栓处构件的强度计算。
设计方法钢结构建筑 符合美国标准的端板。
根据美国钢结构协会(AISC)358标准,抗震框架结构梁柱端板连接节点设计时,应考虑节点处的实际设计弯矩和剪力,同时根据连接梁柱构件的截面尺寸,计算和施工时应确保“强节点”的实现。AISC 358规定了地震区钢结构房屋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详细设计流程和方法。AISC 358规定了地震区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详细设计流程和方法。 AISC 358 规定了地震区钢框架梁柱端板节点的详细设计程序和方法,包括螺栓的初步布置、节点几何尺寸和设计参数(g、pfi、pf0、pb、h0、h1 等)的确定、节点设计弯矩的确定、螺栓强度计算、端板强度计算、节点区域柱翼缘强度计算以及节点域强度计算。假定梁受拉翼缘附近的螺栓承受计算弯矩 Mf,梁受压翼缘附近的螺栓承受计算剪力 Vu。